新赛道风采丨“咸渔台”处置剩余物资实现“快速+溢价”双赢

2025/7/25 18:26:52  点击数:83

以开发运用“咸渔台”为契机,加快构建剩余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是集团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担当,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24〕7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2025〕22号)文件精神,加快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重要举措。
集团剩余工程物资处置与交易平台(咸渔台sywz-mall.hibuilding.cn)自2023年9月正式上线运行以来,已覆盖集团14家二级单位,服务项目562个次,累计成交8500余万元,平均处置溢价率约14%,单场次最高溢价达11余万元,在快速处置剩余物资,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利用的同时,也让各项目部剩余物资处置“溢价”满满。
案例1
案例实情
浙江建工总承包某项目有一批废旧钢筋需要处置,重量约40吨,项目部工作人员线下询价后,估算了一个价格作为起拍价,放到“咸渔台”上。
该剩余物资引起了众多平台处置商的关注,竞价期间,出价次数超过50轮,从起拍价78360元到最终中标价98600元。按单价换算,从1959元/吨上升到2465元/吨,溢价率达到25.83%,远超项目部的心理预期。
案例总结
废旧钢筋是建筑施工现场最为普通的剩余物资,处置量往往较大,处置价值空间弹性较宽,如何最大限度实现处置价值是项目部的利益需求。“咸渔台”集中了各类综合实力不一的优质处置商,通过“拍卖模式”,能最迅速、最优化、最精准匹配供求双方,实现剩余物资高“溢价”处置,为项目部创造更多利润。
案例2
案例实情
浙江建工温州公司某项目有一批废旧模板需要处置,这些模板里很多都是一些切割下来的边角料和零碎板材,还有一些折断的方木等。项目部以试试看的心态,放到“咸渔台”上处置。
这批废旧模板处置数量为160吨,共吸引三家处置商参与竞价,竞价期间处置商们中受到平台竞价机制的刺激,争相竞价,出价次数近80轮。起拍价从10500元一路攀升,最终以55700元中标落地,价值上翻超4倍!
项目部对此结果表示绝对认可,同时,也刷新了大家对废旧模板方木残值的认知。
案例总结
项目施工所产生的废旧模板方木,尤其是边角料,如果未能及时找到合适的处置商,其价值就无法得到合理体现。而且随着日晒雨淋,废旧模板方木容易腐烂变质。通过“咸渔台”,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到较为理想的处置渠道,并获取到较为合理的、甚至是高溢价的回报。
为剩余物资创造更高的“溢价”,就是“咸渔台”的使命。“咸渔台”自运行以来,先后荣获中施企协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浙江省企业职工创新工作站、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优秀案例、浙江省国企民企合作推介项目等多项省级以上荣誉。
下一步,集团物资设备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咸渔台”宣传推广力度,优化技术运营支撑,全力提升服务质效,以为项目部提供“省钱、省时、省力”服务为目标,努力构建互联互通、智能高效的“平台+”综合服务体系,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