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每一天,自信每一天,充实每一天,感恩每一天
孩子撒谎,家长该怎么办?
2017/4/13 16:00:16

 

《狼来了》的故事可谓老少皆知,它让人明白了这样的道理:爱撒谎的孩子是坏孩子,终将自食其果。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山上放羊,他能用什么办法排解自己的孤独和恐惧?喊一声“狼来了”,就有许多人跑过来,可笑又好玩不说,至少可以暂时缓解一下他内心的寂寞。可见,孩子说谎也可能是因为他有某种难以实现的要求,或正面临挫折需要帮助。生活中这样的“谎言”也比比皆是:

案例一:双休日,想到好友文宏从外地回来,我和他还未好好叙过话,便去拜访他。未进家门,就听到好友愤怒的训斥声。我想,准是他读小学六年级的儿子文文又做错啥事了。推开门,见文宏正倒拿拖把,在客厅里“围剿”东躲西藏的文文。见我来了,文宏缓和了脸色,放下“武器”,招呼我坐下,然后气呼呼地说:“这个臭小子,学习不努力,还老爱撒谎。不想做作业,就说老师没布置;缺少买零食玩游戏的钱,就对他妈妈说学校要交费用;星期五假装生病去医院,连老师都敢骗。这还了得!不好好教训教训他,真要无法无天。”

案例中的文文,为什么要欺骗家长呢?因为不做作业,大人会批评自己;大人总是不问原因地反对自己买零食玩游戏,而孩子内心很渴望得到这些东西。

案例二:晓华考试不理想,看到成绩单后的第一反应是:糟糕,回家又要挨打了,怎么办?于是,为了避免皮肉之苦,小脑瓜转得飞快,最后,他虚报高分来搪塞家长的询问。而这次的成功又助长了他下次的“说谎”。

孩子渴望表扬、鼓励和被认可,心理上的这种需要,让孩子愿意撒谎,而且在搪塞之后,还能得到家长的夸奖,更是让“说谎”滋生蔓延。

案例三:小虎和伙伴玩耍时,不小心被伙伴晨浩弄伤了脸,所以家长就很生气地找晨浩的家长理论,这件事被伙伴们知道后,就开始疏远、冷落他。当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小虎的家长怎么问,他都不愿意承认是伙伴所伤。

其实,孩子不是不想承认,而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希望再被伙伴冷落、疏远,这是孩子自尊的需要。

孩子需要有陪伴者,需要玩耍,需要零食,需要被认可,需要自尊……可能这些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所以才说谎。这就是说谎背后有情感需要的欲望需要。那么家长该如何做,才能让孩子走出“谎言”,做个诚实的孩子呢?

关注谎言背后的情感需求

家长要想改变孩子说谎的毛病,必须关心孩子话语背后的情感需求,必须进行一番换位思考才行。孩子撒了谎,他会故作镇静,理由也似乎冠冕堂皇,但内心必定惶恐不安。这时,家长最好能放下长辈的架子,站上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想想,他为什么要撒谎?撒谎对他有什么好处,继而,解决他目前的“急需。”

譬如,案例二的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虚报高分来搪塞家长的询问。如果此时父母能以诚恳、尊重的态度,循循善诱,帮助孩子分析这次考试失利的原因:是上课不专心,还是粗心大意?学习上不懂的地方,可以请老师或同学帮助;粗心大意是否考试时间不够用造成的?和风细雨的交谈,不仅能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和对抗情绪,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下定东山再起的决心,也杜绝了他下次说谎的根源。切记,要推心置腹地阐明观点,以朋友般的温暖去解决孩子内心的渴求,让孩子反省自己撒谎的不良行为。

让孩子了解谎言的危害 

从心理活动来看,孩子撒谎往往是认为谎言能给自己带来某些好处。这实际上是孩子不明白谎言的害处,从而盲目、片面地为自己撒谎的成功而沾沾自喜。这时,父母应着重指出撒谎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否则,即使严打重骂,孩子也会好了伤疤忘了痛,仍然故伎重演。

比方说,前面提到的《狼来了》的故事,告诉孩子说谎不仅会使羊群遭殃,还会伤害自己。如果因为撒谎而丢掉性命,是否值得?让孩子明白撒谎不仅是不道德的欺骗行为,更可能付出无法估计、无法弥补的惨重代价。

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

其实,在孩子撒谎前,在孩子心中有困惑和疑难时,就鼓励他倾吐出来,及时寻求帮助,是家长更好的做法。如果放羊娃在撒谎前,及时提出排除孤独和恐惧的要求,或者对大人们说:“一个人在山上放羊太寂寞太无聊了,假如狼来了,我凭个人的力量也保护不了羊群,我想要一条牧羊犬。既可和我做伴,又能帮我管理羊群。”这样合情合理的要求,相信大人也一定会满足他的。

但要注意,不可一味地迁就孩子。当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父母耐心解释不能满足他的原因,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同时告诉他有困难先要自己克服,克服不了再寻求他人的帮助,这样,才会赢得别人的关心、支持。

及时鼓励孩子的进步

爱撒谎的孩子会有这样一种心态:担心自己的真话没人相信,对自己信心不足。这需要父母细心观察,只要孩子有点滴进步、微小成绩,都要及时、热情地给予肯定和赞扬。让孩子心里始终有种踏实的被信任感,孩子以后会做得更好。比如,上次考试孩子考了60分,说考了70分。尽管同样是撒谎,但谎报的分数少了,也是种好现象。因此,尽管做父母的心知肚明,也可装作毫不知情的样子:“看,上次帮你分析了失败原因,经过努力,成绩不是上来了吗?争取下次还能有进步,让爸爸高兴高兴。不过,不要骄傲啊。来,现在我们看看你还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够。”这样,既肯定了孩子进步的事实,又绵里藏针地告诉他要进一步完善自己。

当然,孩子的进步很可能不是直线上升,固有的毛病会冷不丁地冒出来。这时,家长不要当头棒喝,更不要灰心丧气、放弃教育,而应更全面、更细心地引导他,在平时多注意提醒、监督,帮助他树立起信心。这样,孩子撒谎的次数自然会减少,慢慢也会改正。孩子的转变是个渐进的过程,父母不可操之过急。记住,满足撒谎孩子内心的合理需求,在关键时刻给孩子以肯定和帮助。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感化下,相信孩子一定能走出谎言的阴影,做一个诚实、上进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