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报道浙江三建人在文成项目勇担重担发挥“铁军”精神
2018/6/21 17:30:35
       浙江三建人的“铁军”精神得到了媒体的关注,《浙江工人日报》作了题为《“三建人”是大山中最美的劳作身影》的报道。原文如下:
       文成县“中国美丽乡村”整治项目工期紧、任务重,不畏艰辛、勇挑重担的“浙江三建”发扬“铁军”精神,赢得了乡亲们的夸赞,在他们眼中:
“三建人”是大山中最美的劳作身影
  记者许瑞英 通讯员马敏、张赞乐报道 在距离杭城500多公里的温州文成县,有这么一群安扎在大山里的浙江三建人,他们远离家乡,克服山区作业的种种不适,兢兢业业,只为完成一个“美丽”的任务——文成县“中国美丽乡村”整治项目。
  由浙江三建承接的该项目,总估算高达13亿元,总工期却只有800天,从2017年年底开始,短短几个月时间里,三建人以坚毅的身姿,朴实的情怀,成为这个美如画卷的山区小县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铁肩扛起美丽使命
  铜铃山镇是文成县最西部的一个乡镇,距文成县城42公里,属高山高寒地区,崇山峻岭中长期大雾笼罩,昼夜温差达到20多摄氏度,最低温度可达零下10多摄氏度,气候条件相当恶劣。
  工期紧,任务重,对于久经沙场的浙江三建人来说早已习以为常,但是在“隔村闻鸡鸣,十里不同天”的文成县山区施工,却给了浙江三建人另外一番不同的体验。
  铜铃山镇的项目属于老镇改造,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建筑物还留存较多,小镇地下布有大量管网及化粪池等,部分年代久远的管网并未在图纸上有所体现,再加上铜铃山镇本身是旅游热门景区,繁忙的过往车辆使得现场根本无法断道施工,种种不利因素给现场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但困难并没有阻碍三建人的步伐,项目组千方百计找到专业人士请教,没有图纸就勘察、自己动手画,经过一次次全面细致地摸底排查,错综复杂的管网问题终于迎刃而解;为了尽可能不影响居民日常出行,项目部克服了昼夜温差大的现实,毅然将道路的基础处理、碎石回填、水稳层铺设等相关工作均调整至晚上7点以后开始施工。
  正是在这种强大的社会责任感驱使下,三建人再次发扬“浙建铁军”精神,通过57天的日夜奋战,铜铃山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终于在验收前一天完成最后一块人行道花岗石铺设,这支施工队伍因此也被当地群众称赞为“美丽天使”。
  施工前俯身民情沟通
  文成县美丽乡村整治项目涉及全县17个乡镇、67个村,工程里包含200多个子项目,立面工作量大,施工交叉面多,电网移位困难,人工、材料耗费多,而最大的困难是与当地居民的沟通问题。
  为了打消村民心中的疑惑,项目部在当地村、镇干部的协调下,耐心听取村民的意见,挨家挨户宣讲政府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多方面多角度详细讲解改造后的外观效果以及质量安全等,逐一化解村民的疑虑,拉直他们心中的问号。
  三建人时刻把村民的点点滴滴放在心坎里,把民情民俗记在头脑中的举动,也感动了当地的村民。村民们开始经常烧水泡茶给施工人员喝,主动免费腾出自己店里的灶头、柴火供项目部同志烧饭烧菜。原先路上动土,村民们立刻投诉,闹得镇政府领导、施工人员不得安宁。如今,预埋电管、污水管大开挖,妨碍了村民们出行,他们却说:“国有企业有责任,三建人有担当,是为我们好,困难是暂时的,克服一下过几天就好了”。
  扮靓风景的人最美
  文成是隶属温州市的一个革命老区县,山路崎岖颠簸,好在沿途云海松涛、峡谷幽兰、飞瀑清泉层出不穷,令人美不胜收。
  对于有20多年现场管理经验的熊雨福和他的工友们来说,虽然美景在前,但他们的心中却装着项目——百丈漈坝头停车场工程。
  由于百丈漈坝头项目场地开挖面积较广,难度系数高,施工时间跨度拉得很长。为了如期完成进度,身患胆囊炎的熊师傅一直带病坚守在回填土的施工现场,在早晚温差达到17摄氏度之多的百丈漈山顶上,他和现场的每一位建筑工人一样,心里只有一个目标——5月底的项目完工。
  正是由于浙江三建人这种忘我的奉献精神,感动了当地的政府和百姓,附近的村民更是茶余饭后三五成群地前来“督工”,工程的每一寸进展,都会获得他们的点赞,在他们的眼中,这支施工队已经是这里最美的风景了。